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論文導讀 - The role of cognitive theory in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Patricia A. Chalmers*
Crew System Interface Division, US Air Force, 2255 H Street, Wright-Patterson AFB




人機介面被定義為應用程式與末端使用者之間的連結,在教育的體系上,人機介面可以讓學習者與電腦溝通,也可以讓電腦知道學習者給予的回應。但還是有數位的落差在使用者身上發生。因此,出現了許多研究人機介面的組織如:(HFES),  (UPA), (BCS-HCI), (ACM) , (SIGCHI)等..,都是為了改善人機介面的問題而建立的。就是為了解決會說出:我不擅長使用電腦,這類話的使用者他們的困擾,因為他們常常在瀏覽的狀態底下發生了迷失方向,無法找到自己所要的資訊而產生焦慮。

當然如果我們一定需要用到電腦,就必須要去學習它,因此本篇論文回顧過往的文獻,歸納並提出了相關的理論,可去幫助到使用者面對到的問題:

Cognitive load :學習者在接收訊息的過程中所能負荷的數量,當訊息來源過多時,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

Retention theories :相當數量的知識可以在過經一段時候後被回想起來,分為兩種類型,
短期記憶:在東西被呈現後可以馬上回憶,長期記憶:東西被推出後過了一星期可以被回憶。

如何設計出好的人機介面? 讓使用者在瀏覽上不會阻礙,此篇論文也整理出需要考量到的幾項要素:

Layout 版面

Consistency 一致性

Color 顏色

Spatial display 空間配置

Organization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有組織性的方法和技術

Concept maps 心智圖

 並且除了以上的要素之外,在人機介面的設計上,也比須考量到:AgeGenderLevel of educationAffectMotivation

本篇論文的結論導出了在完成相關的人機介面設計後,應該利用上述或是其他可用性原則的方法和理論,先去驗證是不是符合易用的規則,再去讓使用者或學習者進行操作是比較好的方式。這樣才不會反覆地出現讓人迷惑跟焦慮的設計。

讀後心得:
但是隨著科技硬體以及軟體的提升,很多的設備使用不僅僅在於電腦上面,尤其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標榜著便利性和即時性的使用原則,但是在某些族群的反應上,也看到他們的不適應進而拒絕去使用,因此讀完本篇研究後,才深深了解設計出好的介面,的確需要先涉及前往的經驗,再去考慮現今的使用習慣,才能做出比較好的設計內容,避免出現讓人迷路的設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