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書籍瀏覽-不理性的力量

Dan Ariely
姜雪影譯
天下文化 2011 01


真是沒想到不理性的力量是可以影響到人這麼大,甚至有些的影響層面還會關乎到本身未來的行為動作。本書先提出一個觀點後,再利用了實驗的驗證,證明了人類的確深深受到不理性情緒的控制,而這種情緒到底是如何被激發出來的,作者也提出了譬如:憤怒、壓力以及自我優越感等等。當這些情緒被激發出來的時候,都會關係到我們的思考、行為和下決定的動機,有時候在不理性之後,也會激發起反省的思考,並記取相關的經驗後,對此經驗的後果銘記在心。理性與不理性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存在,因為人類腦子具有新皮質(neocortex)這個構造,雖然它只有薄薄約2-4毫米的厚度,所以才能具備了高度思考功能的能力,且人類的原始情緒性也同時並存,當外來的因素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促使此情緒的展現,我想這種情緒應該也可以視為一種自我防衛的本能吧。


書中我最有興趣的是適應力這個題目,在地球上人類真的是超強的物種,不論在生理或是心理上,大部分的人不管面對如何的外在狀況,總是能夠展現出自我療癒的能力,也就是適應能力,書上提到不管在炎熱的沙漠或是極地冰雪的冰層上,都可以看見人類的生存能力,並且發展成一套各自的生活模式。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總覺得每天的時間過得很慢,對於身旁的事物總是感到新奇以及樂趣,但或許是印證了適應力的說法,隨著身心的成熟,也漸漸地對身邊的環境以及經歷的事物無感麻痺,很多東西的刺激已經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的感受深刻,太常接觸的事物有時反而覺得無聊,少了純真的心態,也多了歷練的感受。


不過在適應力這章,讓我比較有另類思考的是,書中提到若是經歷過強烈外傷後,對於疼痛的忍受度會提高,但如果是重大疾病的經歷,疼痛的忍受度則出乎意料之外的低。這點跟心理的層面有怎樣的關係,讓我非常的好奇。是不是那些經歷過外傷的人們,因為是大難不死反而造成心理的一種僥倖彌補心態,讓他們認為這麼痛的外傷我都承受過了,還有甚麼痛是受不了的,使他們可以承受較高痛覺的實驗。而因疾病造成的痛苦,因痛苦的過程漸漸加強他們對於生命結束恐懼,心裡便轉變成高度的防衛狀態,拒絕再承受痛苦,所以呈現的忍痛度就相對低了許多。


其實就是人類因為有不理性原始情緒的存在,才會這麼的好玩。看到近來一些新聞狂播的焦點,社會從同仇敵愾的咒罵,抨擊到現在的台灣之光狂潮,贊同與不贊同的意見紛紛出籠,討論變成爭論,理性變成不理性,但這並沒有對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才是樂趣,就像比賽中你支持的隊伍在兩好三壞的滿球數,應該被三振出局,裁判卻判四壞保送,你狂喜,對手球迷卻暴怒,就是這樣的不確定性,牽動著比賽的精采,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最後的結果是甚麼,只要人類不理性的情緒一直存在著!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書籍瀏覽-推力(Nudge)

Richard H. Thaler & Cass R. Sunstein
張美惠譯
時報文化 2008 09




在我們的生活裡,常常需要做決定,但是最後的結果有時也會顯示,當初所做的決定是令人後悔,跟沒有深思熟慮的。若是一些生活應用的小事物倒也無傷大雅,但如果是人生中重要的決定,譬如經濟上的投資,事業的方向或是健康的選擇,這些都必須有專業的知識的人生的歷練經過反覆的省思才能斟酌的下決定,有時會因為時間的壓縮或匆忙的直覺反應,而下錯決定 。

這本書提到一個新的行業類別:選擇設計師。選擇設計師的功能就是設計出對人們有幫助的方案,並提供方案的選擇給人們做最後的決定,這種方式書上稱之為『自由家長制』。其實書上也提到,一些好的政策其實如果善用推力去實行的話,其帶來的結果,都是出乎意料的好,但也由於是政治因素的干擾,或是對其中政策運行的方式不了解,反對的聲音就會阻擋了人們去做決定。

譬如書上以溫室效應為例,大家都知道減碳的重要性,尤其在相關的排碳以及耗碳量大的產業,對環境的傷害讓人們開始重視的環境保護的議題,於是某些國家制定了碳排放交易機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環保政策,是各個國家的選擇設計師所推出的環保方案,企業或國家可以藉由購買排碳量來制衡二氧化碳的總量,而賣出排放權的國家則可利用交易費用來繼續維護環境。這是一個看似非常完美的方法,因為傷害環境的產業付出代價,讓維持環境的產業可以藉此保護地球上的生態來作為收入的來源。但企業的利益糾葛與國家間的偏見,卻無法讓這個好的政策全面施行,感覺上我們身邊也常常會自問:這是一件好事,為什麼不做呢??這類問題的自我OS。

這本書把推力的意義解釋得很清楚,也分析了其中的優點,並點出了幾個可以實施的議題,最理想化當然是大家都接受這樣的推力,也樂於享受帶來的結果。但本書也提到人分為一般人與經濟人,經濟人對於對於議題的推行較敏感會去省思以及評論,而一般人較無專業背景,對於一些決定通常是被動和不積極的。也因如此,感覺上少數的經濟人有時扮演了關鍵角色,在推力的實行上若是扮演了反對聲音,的確會影響到一般人做出對的決定。

所以我的想法選擇設計師應該是由專業經濟人來扮演,來引導一般人做出好的決定,藉此可以讓好的事情實現,不論是政策或是生活以及設計方面的事物。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論文導讀-從人機介面談輔助創造力發展的設計原則

趙貞怡,楊琮熙
教學科技與媒體 96(2011 年6 月):43~62


本研究為發展適合國內使用的「輔助創造力發展的人機介面設計原則」,討論如何在網
站介面中設置有助使用者在運用網站進行創造性活動的介面設計。

(一)創造力的概念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討論,學者們開始對於創造力的概念,慢慢有了一些共識,大多學者同意以產出新奇、獨特(novel/unique)與適切、有用(appropriate/useful) 觀念、作法或產品的能力,作為創造力的理解。 回顧過去五十年的創造力研究後,歸納兩項定義創造力的特徵:原創性(originality)與有用程度(usefulness)。

Csikszentmihalyi(1999)曾根據個案訪談研究結果提出「系統模式」(system model)。在此系統模式中,表示創造力是一個由個人(individual person)、領域(domain)、學門(field)三種要素互動的過程。

Csikszentmihalyi也提出了暢流(flow)的觀點。暢流指的是人們在描述某種事情作的順手、自發且不費力並呈現高度專注的意識狀態。

(二)人機介面設計
(user interface)的概念即是使用者與電腦之間的溝通中介,協助使用者檢視與瞭解電腦系
統的功能(Le Peuple & Scane, 2003; Preece &Benyon, 1993)。強調以使用者導向(user-oriented)與使用者中心(usercentered)的功能,目的在於強調以使用者需求為主要考量。

在人機介面的設計歷程中,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或稱概念模式(conceptualmodel)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三)輔助創造力的介面環境
Hewett(2005)認為在電腦環境中可以虛擬工作台(virtual workbench)的隱喻,提示創造性環境的思考與設計,並以虛擬工作台的觀念與功能,建構創造性問題解決環境(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environments, CPSEs)的概念。首先,掌控個人工作環境的觀點作為出發。第二,CPSEs 不應干擾或抑制洞察力(insight)的產生。第三,可調整的環境(tailorable environment)的觀念可被進一步解釋。

(四)輔助創造力發展的介面設計原則
本研究除了以Shneiderman 等人(2006)所提的12 項原則為核心概念外,再整理學者
專家與其類似或是雷同的看法,成為表三的原則。最後,再整理Bailey 等人(2006)所發展
的18 個面向209 條使用性指引中與表三所列原則相對應的指引,作為本研究初步發展的輔助創造力發展的人機介面設計原則與指引。


研究方法
以Shneiderman等人(2006)所提出的12 項創造性工具設計
原則為基礎:



再從Bailey 等人(2006)所發展的209 條使用性指引中挑選、過濾出符合此六
項人機介面設計原則的指引:

第二階段是以Delphi 法,交由人機介面領域的13 位學者專家評估,藉由專家所提意見與過去
文獻對照,透過3 回問卷調查,廣泛蒐集、分析、整合專家意見,進一步建立專家共識,確認可描述本研究所需原則與細項指引。再請13位專家就其個人知識與經驗,採用Likert 五點量表評定62 項指引在此六項原則下的適切程度。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回顧相關文獻後,歸納出「有助使用者探索」、「考量不同背景的使用者」、「重視使用者回饋並持續對網站做出修正與評估」、「記錄歷史並方便搜索的資料庫」、「減少使用者的認知負荷」、「增進使用者愉悅與滿足感」六項有助使用者創造力發展的原則,並從Bailey 等人(2006)所發展的209 條網站使用性指引中找出對應這六項原則的相關指引,再以Delphi 法邀請國內13 位在人機介面領域的專家,經歷三回的專家集體意見收集之後,整理出61 項相關指引。
分項的研究結果或可供研究創造力的學術社群做為參考。未來相關單位在考量如何建置創意網站並提供相關介面功能時,本研究所得結果也可做為日後發展此類準則的基礎與應用。
研究結果所得的六項原則為概括性的應用,因此並不侷限於使用在網站設計上,未來
研究也可依上述原則對有關科技產品進行創造力主題的探討。


讀後感想:
此研究的結論所建議的61 項相關指引,的確是符合現在人對於人機介面的需求,尤其是最常用的上網操作。而可以學習的研究的方法,作者用了質化的德菲法(Delphi)並輔以量化的Likert 五點量表,來分析所蒐集歸納的這些結果,從蒐集到分析的過程中,可以進而去研讀到作者所提到的一些相關文獻。
但我認為可惜的是,若能提供出依照這些原則,所建構出的網站介面,可以實際展現出來勝制是可以去操作的,我想這篇論文會更完美的。
這些文獻以及研究方法對我的專長以及研究方向都有相當大的助益,不過本身對於量化的一些數據以及名詞則再需加強學習,才不會在最重要的分析資料中,有看沒有懂,也要試著像老師講的,問問自己如果做類似的研究,是否能使用同樣的方法以及工具去幫助研究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