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書籍瀏覽-不理性的力量

Dan Ariely
姜雪影譯
天下文化 2011 01


真是沒想到不理性的力量是可以影響到人這麼大,甚至有些的影響層面還會關乎到本身未來的行為動作。本書先提出一個觀點後,再利用了實驗的驗證,證明了人類的確深深受到不理性情緒的控制,而這種情緒到底是如何被激發出來的,作者也提出了譬如:憤怒、壓力以及自我優越感等等。當這些情緒被激發出來的時候,都會關係到我們的思考、行為和下決定的動機,有時候在不理性之後,也會激發起反省的思考,並記取相關的經驗後,對此經驗的後果銘記在心。理性與不理性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存在,因為人類腦子具有新皮質(neocortex)這個構造,雖然它只有薄薄約2-4毫米的厚度,所以才能具備了高度思考功能的能力,且人類的原始情緒性也同時並存,當外來的因素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促使此情緒的展現,我想這種情緒應該也可以視為一種自我防衛的本能吧。


書中我最有興趣的是適應力這個題目,在地球上人類真的是超強的物種,不論在生理或是心理上,大部分的人不管面對如何的外在狀況,總是能夠展現出自我療癒的能力,也就是適應能力,書上提到不管在炎熱的沙漠或是極地冰雪的冰層上,都可以看見人類的生存能力,並且發展成一套各自的生活模式。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總覺得每天的時間過得很慢,對於身旁的事物總是感到新奇以及樂趣,但或許是印證了適應力的說法,隨著身心的成熟,也漸漸地對身邊的環境以及經歷的事物無感麻痺,很多東西的刺激已經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的感受深刻,太常接觸的事物有時反而覺得無聊,少了純真的心態,也多了歷練的感受。


不過在適應力這章,讓我比較有另類思考的是,書中提到若是經歷過強烈外傷後,對於疼痛的忍受度會提高,但如果是重大疾病的經歷,疼痛的忍受度則出乎意料之外的低。這點跟心理的層面有怎樣的關係,讓我非常的好奇。是不是那些經歷過外傷的人們,因為是大難不死反而造成心理的一種僥倖彌補心態,讓他們認為這麼痛的外傷我都承受過了,還有甚麼痛是受不了的,使他們可以承受較高痛覺的實驗。而因疾病造成的痛苦,因痛苦的過程漸漸加強他們對於生命結束恐懼,心裡便轉變成高度的防衛狀態,拒絕再承受痛苦,所以呈現的忍痛度就相對低了許多。


其實就是人類因為有不理性原始情緒的存在,才會這麼的好玩。看到近來一些新聞狂播的焦點,社會從同仇敵愾的咒罵,抨擊到現在的台灣之光狂潮,贊同與不贊同的意見紛紛出籠,討論變成爭論,理性變成不理性,但這並沒有對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才是樂趣,就像比賽中你支持的隊伍在兩好三壞的滿球數,應該被三振出局,裁判卻判四壞保送,你狂喜,對手球迷卻暴怒,就是這樣的不確定性,牽動著比賽的精采,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最後的結果是甚麼,只要人類不理性的情緒一直存在著!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一本,那你應該也會喜歡 "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5069 )
    同一個作者哦!

    回覆刪除